欢迎访问无锡虎贲户外
客服热线: -

无锡虎贲户外

把周末留给虎贲

健康生活的美食没落(转自老枪) [复制链接]

虎贲小倪 963 1
虎贲小倪
话题: 49
回复: 60
楼主

说我是个四海为家的人固然是名不副实,但是到过很多地方却也不假,经常有朋友在和我聊天的时候会谈到其他城市的风景,其实风景看多了都差不多,不是景色差不多,而是心情就这么几种,说破大天就是喜欢、陶醉、震撼等等,再好再美的地界,一年去数次,你也审美疲劳了。好在作为一个爱旅行的人,我同时也是个吃货,所以对于我来说反复去一个地方会有另一个乐此不疲的理由——地方小吃。我去过的小吃特别丰富的城市有两个,一个是成都,一个是上海,我可以如数家珍的说出他们的代表特色,但是那也仅仅是知道品种,对于去哪里吃,还是有些欠缺的,毕竟在那里我是个外地人,而小吃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它的巷子深,越是好吃的越是不在闹市。比如去城隍庙吃南翔小笼的必是巴子无疑,而开成连锁店的生煎代表的也只是及格水平。
某年在杭州旅行,环西湖闲逛,正是下午茶时间,不经意间闻到一缕飘渺的香气,稍加辨别,乃臭豆腐是也,便循着香气一路寻去,过了两条街在一个类似古玩市场的巷口找到了摊位,大约走了有7-8分钟,卖臭豆腐的是一位两鬓斑白的老妇,价格公道,生意红火。臭豆腐炸得外脆里嫩,香气四溢而不霸道,入口浓郁肥美,对!就是肥美..........吃完细看摊位,很简单的家什,远没有我们日常看见的卖臭豆腐的那么多花样,连酱料都没有,原汁原味没有任何妥协,但是仅凭那一缕香气,足够令你折腰了。闲聊几句,知道这是老妇的娘家手艺,退休了在家无事,出来摆摊,除了赚些钱,也打发一下时间,虽然没有电影里那样每年就出摊一次那么夸张,但是每天也就是卖一盆,卖完收摊,童叟无欺。
我不是土生土长的无锡人,所以对于老无锡的经典传承还是知之甚少,比如最近特别钟爱的“鸡子大饼”,上学的时候也吃,但是却叫不出名字,只是笼统的称之为“鸡蛋饼”,并且也不知道哪种是无锡本邦,哪种是外来口味,就连“菜猪油”这种极具无锡地方特色的口味,也是最近才品尝到。但是咱好歹知道无锡小笼是甜的,度娘告诉我传统的无锡小笼馅料,糖和肉的比例是1:1,你可以想象那种甜度了。1999年的时候,我在青石路开一小花店,对门火锅店的老板是北方大汉,初到无锡品尝无锡小笼,吃完的评价就两个字——糖包。相比于传统小吃如“鸡子大饼”、“梅花糕”之类的一脉单传,无锡的馄饨小笼可谓是人丁兴旺,不知从何时起,健康饮食被引入了小吃,于是轻油少作料、口味清淡成了理所当然的套路,浑不在意老饕的扼腕叹息。试问断生的拌面没有油如何拌的开?酸辣汤口感清淡有何意义?最无奈的,越来越多的连锁点心店把无锡小笼改良得越来越像鸿运大包的口味,甚至于在平底锅煎一下直接可以当生煎卖了。我想那位北方大汉在品尝完无锡小吃后肯定会不习惯,但是他一定不会后悔,因为这种甜到煞根的口感会令他印象深刻,在回到家乡后会和亲朋友好津津乐道,告诉大家地道的无锡味道。
地方小吃是一个城市的性格,口感改良的地方小吃如同阉割的美味,可能更多的人会接受,但是同时也会被更多的人遗忘,所谓地方特色必然是旗帜鲜明,没有中间地带的,随时变化的那是快餐,如果哪一天上海的亲戚来玩,我只能带他们去品尝无锡锅贴,那实在是无比悲哀的美食没落。

评论请先登录注册
精彩话题推荐
绑定手机
×
图片验证码